鲍曼不动杆菌共识 |
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可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腹腔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 一、鲍曼不动杆菌的特点: 1)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不动杆菌类型(不动杆菌属中90%以上为鲍曼不动杆菌),易在医院环境存活。鲍曼不动杆菌营养需求简单,能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生存,且能抵抗各种消毒剂的作用,因此该细菌在医院环境中的存活时间较长,易出现感染的流行。 2)鲍曼不动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人体传染源和非生命体传染源,非生命体传染源如医疗器械(呼吸机、听诊器、监护仪、静脉泵、支管镜等),医院环境如床垫、枕头、窗帘、洗涤槽、垃圾桶等。 3)鲍曼不动杆菌可在人体各部位定植。鲍曼不动杆菌可在正常人体体表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皮肤、胃肠道和伤口等部位定植。 二、我院感染概况: 我院从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近年来也一直居于前列,且呈增多趋势,耐药性亦日益严重,偶伴有其他细菌和/或真菌的感染。科室分布以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感染的病人多是老年患者、危重疾病及机体抵抗力弱的患者,以及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今年六月份以来,共有77例患者标本培养阳性,仅次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肺炎亚种、铜绿假单胞菌之后,其中痰标本67例,尿液5例,伤口分泌物2例,分泌物1例,肾积液和胸积液各1例。根据统计显示,多黏菌素的敏感率最高(达99%),其次是亚胺培南(泰能)、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均接近50%或以上,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氨曲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100%。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日益严重,且ICU感染该菌的患者多为广泛耐药,应引起重视。 三、感染病原学诊断与规范送检: Dijkshoorn L等在Nature发表的一篇综述中指出:鲍曼不动杆菌在人体定植比感染更为常见,在鲍曼不动杆菌易感人群也如此。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培养阳性,要区分感染或定植,需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证据,另外还要考虑标本采集和送检是否规范。只有规范操作,避免污染,才能更好地准确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易在住院患者皮肤、结膜、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定植。采集各类标本时应当尽可能避免污染,做到:(1)在采集血液、脑脊液等体液标本时,应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避免污染。血培养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进行。(2)采集痰标本时,应充分告知患者留样方法和要求、必要时采用气管镜下防污染毛刷采样,尽量提高痰标本质量。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严格把握痰标本的质量,痰标本接种前应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判断痰标本是否合格,同时注意有无白细胞吞噬或伴行现象及细菌的染色和形态。(3)对于鲍曼不动杆菌皮肤感染由于取材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甚至出现多种细菌并存的培养结果,病变部位取样应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①浅表、开放性脓包和创口感染:清创后,使用拭子在创口涂抹即可;②蜂窝织炎和丹毒:穿刺针抽吸组织取样,但不易获取,培养阳性率较低;③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用组织活检、穿刺针抽吸、外科手术等方法取深层组织进行培养,不能用创口拭子进行培养。 四、院内感染防控: 1)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延缓和减少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 2)阻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强化手卫生;实施接触隔离;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必要时进行耐药菌筛查。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规范。 |
Copyright@2019-2022 惠东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惠东县平山街道环城南路高桥水
客户服务部:0752-8999666 医院邮箱:hdph@hdp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