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可影响全身各器官。但于眼睛的关系更为密切,可引起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其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视网膜病变随糖尿病病程加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致残、致盲率都非常高的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理和控制程度也有一定的相关。由于其危害性非常的高,因此,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与治疗也非常的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随着糖尿病的发展,缓慢地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发展的。据悉,糖尿病患病5年以上,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高达40%;糖尿病患病10年以上有一半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病15年以上,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达60%以上;当糖尿病达19年以上,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可达84%以上。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晚期,引起反复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此时再进行治疗就非常困难,甚至完全失去治疗时机。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目前,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每年按8%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型(国际通用) ![]() 随着糖尿病全身治疗的进步,患者的寿命显著延长,并发症也相应增多。据统计,70%~90%的糖尿病病人在他一生中会患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是致盲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人一旦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下降、复视等,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散瞳检查眼底,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没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人,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有背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应每隔2~4个月查一次眼底,并及时行眼底造影检查,行激光光凝治疗,以维持良好的视力,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几乎100%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比非糖尿病失明者多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因此糖尿病人应采取下列措施保护眼睛。 1、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血脂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2、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 3、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全面检查:①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②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以后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③眼压增高,视力下降。已发现视网膜病变,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都要请眼科医生全面检查。 目前我院眼科已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OCT(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能准确判断黄斑囊样水肿。并已拥有眼底激光治疗,激光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首选方法,虽不能提高视力,但能有效防止视力的进一步下降。 |
Copyright@2019-2022 惠东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惠东县平山街道环城南路高桥水
客户服务部:0752-8999666 医院邮箱:hdph@hdph.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