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宝宝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为特征的病症。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予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生后第2~3天后出现,至5~7天开始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出现黄染,时间长达2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便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黄疸不仅有个体差异,也与种族、地区、遗传、性别、喂养方式有关,很难区别在某一总胆值时为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因此不能用一个固定的界值作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分界点及新生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因为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在较低水平时即可引起听力及神经通道功能损害,单凭血清胆红素水平不能预测远期预后。尤其对那些血脑屏障功能尚未完善的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下的或血脑屏障开放的黄疸患儿,凡出现嗜睡、感觉迟钝、肌张力减低、凝视的,即使血清胆红素不甚高,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新生儿黄疸危害: 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及核黄素四联症:1、手足徐动:经常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3、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4、牙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此外,更严重者可有脑瘫、智力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严重后果。 当今许多父母对新生儿黄疸认识不足,认为新生儿黄疸都是正常的无需治疗自己就会痊愈。尚不知黄疸是需干预和治疗的,尤其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每年都有许多父母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不足而拒绝治疗,导致部分新生儿黄疸发生胆红素脑病,严重者死亡,存活着留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永久的痛。 |
Copyright@2019-2022 惠东县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惠东县平山街道环城南路高桥水
客户服务部:0752-8999666 医院邮箱:hdph@hdph.com
|